人民币成我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

将本文分享至:                    

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在2009年只有35.8亿元,截至今年前三季度,金额已超过4.8万亿元。据央行网站昨日消息,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近日举办的跨境人

人民币成我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

http://money.591hx.com 2014-10-21 17:33:53 【 】

  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在2009年只有35.8亿元,截至今年前三季度,金额已超过4.8万亿元。

  据央行网站昨日消息,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近日举办的跨境人民币业务五周年座谈会发言时表示,人民币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截至今年前三季度,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已超过4.8万亿元。

  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25%

  胡晓炼在会议上表示,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在2009年只有35.8亿元,到今年前三季度已超过4.8万亿元,人民币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

  另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币跨境收支占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已接近25%,货物贸易进出口的人民币结算比重则超过15%。与我国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的国家达到174个。

  “通过跨境人民币业务,企业可以规避汇率、节约财务成本,可以为企业跨境贸易投资及交易等提供更多、更贴近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企业和银行从跨境人民币业务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胡晓炼对此称。

  据其介绍,2009年以来,央行先后与26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额度将近2.9万亿元。经双方货币当局协商,先后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首尔、巴黎、卢森堡等地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除了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外,人民币还与卢布、林吉特、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等实现了直接交易。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已经或者准备将人民币纳入其储备,人民币已成为第七大储备货币。

  人民币业务更加多元化

  随着人民币“走出去”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对人民币的兴趣也日益浓厚,开始将人民币业务和产品视为自身市场发展和巩固自身金融中心地位的新机遇。除了香港作为最大的人民币存贷款等金融产品中心之外,伦敦、新加坡、法兰克福等金融中心也在大力拓展人民币金融产品。

  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不仅有人民币存贷款传统产品、人民币外汇交易、人民币拆借等,而且人民币规模稳步增加,品种包括国债、金融债、公司债、企业债等,发行主体涵盖境内机构、外国政府和境外的银行和企业等,投资者的地理和行业分布日趋多元化。

  此外,人民币计价及交易产品、存托凭证、保单、各类、、人民币衍生品等也逐步增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互利互惠和合作共赢的特点。”胡晓炼认为。

  截至2014年8月,已有166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我国银行间,81家境外机构获得r试点资格。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发展和人民币回流机制不断完善,提高了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吸引力,反过来又促进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扩大。

  金融界将出现三驾马车

  清华大学经管院教授李稻葵在该会议上表示,展望未来5年,资本账户的开放将会进一步配合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金融领域的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将成为未来5年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战场。

  在李稻葵看来,未来5年,若不出重大意外,国际金融界应该会出现美元、欧元、人民币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一个新的格局。日本和英镑将逐步在贸易和金融交易领域被人民币取代。

  汇丰银行副主席王冬胜认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应当注重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积极推动人民币在亚太地区的发展;第二,除了资本项目的开放,还要积极发展人民币贸易结算,令企业和个人对人民币增加信心;第三,尽快发展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使国际银行有机会成为清算行,使人民币真正实现国际化。

  在谈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和动力时,王冬胜表示,随着中国在亚洲区贸易活动不断增长,各国企业更愿意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和投资货币;另外,如果未来人民币的利率水平下降或美元利率上升,市场对人民币借贷的需求也会增加。

(责任编辑:df150)

【读牛财经网-www.donews1.com


免责声明: 本网站资讯内容,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企业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2019 读牛财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