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车“内幕交易门”不只有内幕交易嫌疑

将本文分享至:                    

最近,南北车高管及家属成员互买对方股票涉嫌内幕交易一事在市场上闹得沸沸扬扬。为此,1月13日晚,两家公司同时发布澄清公告,双双否认高管存在内幕交易行为。南北车做出这样

  


   最近,南北车高管及家属成员互买对方股票涉嫌内幕交易一事在市场上闹得沸沸扬扬。为此,1月13日晚,两家公司同时发布澄清公告,双双否认高管存在内幕交易行为。

  南北车做出这样的澄清并不出乎意料。实际上,从证监会对内幕交易案的查处来看,在证监会认定内幕交易案之前,很少有或当事人承认自己是内幕交易的。更何况南北车都是大央企,此次南北车合并又是国资委操刀。在这种情况下,南北车及进行股票交易的当事人自然不会不打自招了。

  究竟是不是内幕交易最终需要监管部门去核实,事实上,只要监管部门对南北车高管与家属们买进股票的时间予以核实,南北车“内幕交易门”也就可以弄它个一清二楚了。笔者认为,这一事件暴露出来的还不只是南北车高管的内幕交易嫌疑,同时还有其他几个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首先是两上市公司对高管增持并未进行信息披露。“内幕交易门”中的双方高管及家属虽然以互买对方公司股票为主,但也存在买自家公司的情况。如企业文化部部长曹钢材买入中国南车A股422500股;劳资部部长郭法娥买入中国北车A股5300股;中国北车办公厅副主任陈建强买入中国北车A股9600股等,各自所在公司都没有发布高管增持公告。这是明显的公司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其次是南北车高管买卖股票操作违规。根据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其持有的该公司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不得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不得买入。但曹钢材、郭法娥、陈建强三人买入本公司股票后卖出股票的时间明显没有六个月。这暴露的是高管法制意识淡薄,使相关规定形同虚设。特别是作为央企的高管,应该主动回避内幕交易。即便随后监管部门认定“内幕交易门”不构成内幕交易,面对当时市场上关于南北车合并的传闻,双方高管都应该主动避嫌,而不是继续买卖自己公司或对方公司股票。

  监管部门执法不严,尤其是对违法违规行为惩处不严,难以对后来者起到震慑作用。比如根据证监会发布的数据,2013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已调查内幕交易线索375起,立案142起,但真正受到严惩的却非常少见。这也是导致上市公司高管法制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

  其三是南北车涉嫌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据有关媒体报道,有国资委人士透露,国资委做出南北车合并重组的决定是在2014年7月底,南北车两家企业的董事长都被叫去国资委开会,随后南北车双方各自聘请中介机构进场,起草各自的重组方案,2014年9月初双方已向国资委提交各自的重组方案。如果这一报道属实,那么2014年9月4日晚两家公司发布的澄清公告就不属实,就是对投资者的误导了。

(责任编辑:DF154)

【读牛财经网-www.donews1.com


免责声明: 本网站资讯内容,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企业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2019 读牛财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