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强电子诸侯割据 上海泽熙高调狙击

遭遇上海泽熙、钱旭利及其一致行动人举牌之后,(002119.SZ)董事会出现了“大洗牌”。
根据康强电子12月18日公告,除了郑康定续任董事长,本届董事会其余董事均为新面孔,并且形成了四方股东相互“割据”的局面,而原实际控制
人郑康定的身份也是今时不同往日,其在上届代表大股东,本届则是代表二股东。
按照12月16日下午举行的股东大会投票结果,今年上半年已经被郑康定出售的大股东宁波普利赛思,似乎受到了其他股东的排挤,其推荐的4名董事候选人,只有1人当选,但其他3方股东推荐的5名董事候选人,均全部成功当选。
“我填过几百张上市公司股东会的选票,虽然也有不少次是差额选举,但头一次觉得选举会有如此悬念。”一位到康强电子股东会现场参会的投资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推荐的两名人选成功进入康强电子董事会的泽熙,是继今年入主(600857.SH)董事会之后,再一次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
新实际控制人遭“架空”
此前的2014年3月17日,郑康定、钱秀珠、曹光伟、曹瑞花等46名自然人,将所持宁波普利赛思100%股权作价35212.13万元以协议方式转让给熊续强控制的宁波银亿控股,使后者成为康强电子实际控制人。
康强电子现在的股权结构为:第一大股东宁波普利赛思持有4066.44万股,占19.72%; 宁波司麦司持有1756.9万股,占8.52%;上海泽熙持有1031万股,占5%;钱旭利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1031.28万股,占5%。
按照公告上的信息,郑康定、宁波司麦司等与宁波银亿控股和熊续强之间并不存在关联关系,而当时的协议约定,宁波普利赛思在自股权过户至银亿控股后6个月内,银亿控股可以提议改选康强电子董事会和监事会。
上海泽熙、钱旭利及其一致行动人两方都是在郑康定股权转让后举牌进入康强电子的,由此,造成了康强电子“豪强”割据的局面。
公告显示,康强电子本次股东会选举产生了6名董事,其中2名为独立董事。
“由于具有会计专业背景的范荣在本次股东大会未能当选独立董事,上届的沈成德继续留任直至新任独立董事选举产生。”康强电子工作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根据公司章程,董事会应由7名董事组成,现在还差一人。”
从康强电子本次股东会选举结果来看,6名当选的董事中,宁波普利赛思推荐的熊续强、张明海、李有星和范荣,仅有熊续强当选,而宁波司麦司推荐的郑康定和袁桐、上海泽熙推荐的严鹏与杨旺翔、钱旭利及其一致行动人推荐的王孟云,则悉数当选。
“康强电子股东会采用累积投票制进行表决,造成了大股东推荐的人选由于分散投票而落选。”前述参会投资者指出。
根据公告,康强电子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既可以用所有的投票权集中投票选举1位候选董事、监事,也可以分散投票选举数位候选董事、监事,选举结果按得票多少依次确定。
按照投票结果,上海泽熙推荐的严鹏、杨旺翔和钱旭利及其一致行动人推荐的王孟云,更受中小投资者拥戴,其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5%以下股份的中小投资者表决得票率分别达到177.8142%、157.4354%与191.4227%。
宁波普利赛思不仅在康强电子的董事选举中惨淡失利,12月18日公告还表明,康强电子12月17日上午召开的董事会会议通过了选举郑康定为董事长、王孟云为副董事长等议案,并聘请郑康良为总经理及曹光伟、冯小龙、赵勤攻为副总经理。
而郑康定除了直接持有康强电子2.76%股份,还通过宁波司麦司间接持股2.9%,并且康强电子的招股说明书显示,郑康良和曹光伟分别是郑康定的兄弟与妻弟,此二人与冯小龙一起均通过宁波司麦司,分别间接持有康强电子0.18%、0.4447%和0.0852%的股份。
这表明,尽管郑康定已经不是康强电子实际控制人,但能够普遍获得各方“豪强”接受的,还是郑康定及其原来的团队。
泽熙的游戏规则
熊续强并不简单,其还通过银亿控股持有(原名S*ST兰光,000981.SZ)89.41%股权,并出任董事长。此前,S*ST兰光曾经历五轮失败的重组,最终在2011年被熊续强纳入麾下。
但资本大鳄也有“烦恼”,而在熊续强成为实际控制人之后,康强电子出人意料遭遇了两次举牌。
据公告,钱旭利及其一致行动人从今年4月开始,通过6个关联方不断买卖康强电子股票,最后在10月27日增持4.3万股跻身持股5%股东。
上海泽熙则通过华润信托·泽熙6期单一资金信托,在今年7月31日至8月12日期间以7.97 元/股至8.53 元/股的价格,持续增持康强电子股票至4.995%。之后,其在10月8日增持1万股,使之持股达到5%。
银亿控股、上海泽熙和钱旭利及其一致行动人三方对增持康强电子股份目的的表述分别是:看好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二级市场投资、商业行为。
“上海泽熙和钱旭利及其一致行动人的目的应该是要引起市场的关注,尤其是上海泽熙在康强电子董事会换届前夕,只增持1万股就达到举牌红线,披露后起到了广而告之的效果。”有私募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应该是上海泽熙的一种手段。”
类似的案例是,上海泽熙在今年一季度通过华润信托·泽熙6期单一资金信托,增持(600051.SH)4.98%,其提出高送转议案被否之后,又在今年三季度增持至5%构成举牌。
泽熙也有临阵撤兵的时候,今年一季度合计持有(002039.SZ)4.98%的上海泽熙,曾在4月3日对黔源电力提出每10转增10股议案,但也被否。之后,上海泽熙在三季度全面退出黔源电力。
“由于上海泽熙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买入后通过向上市公司提交议案吸引市场注意并跟风,是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方式,达到举牌红线也是如此。”上述私募人士表示,“现在上海泽熙的玩法又进行了翻新,以期通过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影响决策来实现预期目标。”
事实上,由上海泽熙推荐的严鹏、杨旺翔,均已成为康强电子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成员,并在刚刚进入之时就已对康强电子高管薪酬进行了大幅提升。
泽熙系推荐进入上市公司的人选,亦与资本市场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公告显示,康强电子董事严鹏和独立董事杨旺翔,前者曾任研究员,现为上海泽熙研究员;后者现任(300111.SZ)董事、副总兼董秘及工大首创独立董事。
(责任编辑:DF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