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印度制造”需向“中国制造”学习

将本文分享至:                    

《印度教徒报》10月26日文章,原题:新德里可以向北京学习什么? 印度总理莫迪发起的旨在提升国内制造能力的“印度制造”运动势头不断增大。印度和中国制造业实力的比较,以及北

  《印度教徒报》10月26日文章,原题:新德里可以向北京学习什么? 印度总理莫迪发起的旨在提升国内制造能力的“印度制造”运动势头不断增大。印度和中国制造业实力的比较,以及北京发展制造业的方式是否有可供印度学习之处。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讲座教授詹姆斯·弗兰克、中印洞察项目主任K·苏迪尔指出就()而言,中国在1997-1998年成为1万亿美元经济体,在2004-2005年成为两万亿美元经济体,目前经济规模已达9万亿美元。而印度GDP规模直到2007年才突破1万亿美元,至今仍未成为两万亿美元经济体。

  苏迪尔认为,虽然没多少经济学家预计印度能实现这种“几何级数增长”,但10年前同样也没多少经济学家曾预言中国会在2014年前成为9万亿美元经济体。他说:“如果莫迪为印度确定正确的监管基调,就有希望实现10年来中国实现的那种增长。”

  苏迪尔认为,中国城市和省级官员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实现经济增长和其他指标的责任,而市场价格信号也足以对生产起到驱动作用。

  他说:“共产党的市长和省级官员表现非常好,因为他们能否升迁取决于其辖区能否实现GDP增长。尽管这有时会导致‘为增长而增长’的问题,但总体而言这种做法有不少好处。”

  而这样做也有不好的一面。苏迪尔认为,总的说来中国官员只在考核指标上下功夫,在教育、卫生和污染等社会指标上却不作为。

  苏迪尔解释说,在印度,问题的根源在于官员或政界人士对发展经济缺乏责任感。缺乏责任感也与为拉选票而提供短期补贴却不实行旨在促进投资的长期政策密切相关。

(责任编辑:DF134)

【读牛财经网-www.donews1.com


免责声明: 本网站资讯内容,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企业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2019 读牛财经网 版权所有